打卡智能中国(五):博士都去哪儿了? 环球热推荐

2023-05-23 09:23:34 脑极体

《打卡智能中国》系列更新了几期,有读者表示,很爱看这类接地气的真实故事,也有读者反映,不是电工,就是文员、农民、治沙人,人工智能不是高精尖学科吗?那些学历很高的博士都去哪儿了?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答案是:他们在地里,厂里,矿里呢。

中科院的林博士,我见过他两次。

第一次是2020年,某AI精英培训班的开学典礼。当时,林博士对AI的了解,还停留在“深度学习的皮毛”,他调用平台的机器视觉模型,开发了一个识别动物的模型,他说:“可以识别的种类还比较少,我来也想看看其他学员都用AI做些什么工作,跟大家多学习。”林博士那次介绍这个AI产品时,还有些没底气。

第二次是2022年,在一个普通的会议室采访间,林博士的言谈内容,变得自如和丰富了很多。

“之前的那个生物识别应用,这几年已经多出了好多个模型,扩展到了哺乳动物、两栖爬行、昆虫科一级、蝴蝶种一级的识别,”他说,“我们还用AI做了别的事,一个是野外生物的图像采集和自动化识别,一个是通过声纹识别来进行野外动物保护,目前设备已经弄好了。我们还支撑别的企业去做AI商业化应用,比如农业病虫害的识别”。

两年时间,林博士从AI新手成长为AI熟手,也从一个坐在电脑前搞研究的学者,多了很多上深林、下农田的经验。他眼中的AI,倒映着智能中国的上限与纵深。

今天的故事,是科研领域的博士,怎么从零开始用AI、做AI。

研究所里的AI,有什么不一样?

科研领域的智能化,与工农商等行业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

相同点在于:1.缺人;2.缺数;3.缺场景。

科研领域汇聚了大量高学历人才,但依然缺少能将AI与细分学科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就拿林博士来说,他本身是信息学专业的,因为生物研究要用到计算机分析等信息技术,才加入了中科院下属的动物研究所,对于深度学习、图像识别、声纹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他也要从头学起,迭代自己的知识体系。

此外,研究型机构大多有一定的数据积累,但也分领域、分专业甚至分物种。比如林博士想做的物种识别、鸟类声纹识别等AI应用,很多珍稀动物,别说语音资料,连野外活动的图像,数据库里一共都没几张,而缺少充足的数据,AI很难发挥作用。

还有,科学研究的哪些课题、方向能用到AI,这也是一个需要科学家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摸索的东西。林博士提到,很多科学研究中已经有很成熟的计算工具了,要用到AI肯定是要从一线科研人员开始推动,这就需要自己有一定的想法,他说:“所以我听说有这个深度学习人才培训,就带着我的课题主动来报名了,希望能顺利毕业。”

当然,AI+科研也有其特别的地方。

比如,特别没钱途。

第一次见面,我好奇地问,“当下AI跟生物的碰撞多不多?”林博士笑言:

“AI在医学领域应用的很快,但在生物识别方面就没有那么好,可能跟动物保护这种基础性研究的商业价值不大有关系,投入上有一定的滞后性。”

玩笑归玩笑,AI与科研的结合也特别重要。

林博士的经历证明,基础研究领域的AI创新一旦成长起来,可以带来产学研用的一系列联动效应。

2020年,林博士刚刚做出了一款识别动植物的科普类App,集成了计算机视觉技术和他们单位的动植物百科资料,方便一些动物爱好者、野外观测调查员以及小学生和家长们使用。

中国领土广阔,专家考察有一定的时间线,比如每五年一次,很可能就会错失某些物种的观察机会,导致采样到的数据是有偏差的。而且生物领域的分类学家、人才也处于萎缩状态,越来越少人愿意从事这样艰苦的野外工作,所以全靠研究者和野外工作者去采集和分类,是非常不现实的。

通过智能技术的创新应用,聚集起更多数据合作伙伴,发动机构乃至广大用户一起参与进来,对于生物保护和研究的开展很有帮助。

而这样一个纯公益的工作,随后也凝聚起了很多研究机构、公益组织以及企业/产业界的关注。

林博士告诉我,开发完那个App之后,很多类似的国际动物保护机构跟他们建立了很好的联系,他们输出技术,而对方将获取的生物数据资料反馈给他们,让他们获得了几十万的影像数据,其中很多都是新增的观测点位,相当于给国家节省了好多科研经费。

可持续的数据获取机制,对于后续科研任务的开展是非常重要的。

除此之外,他们还吸引到了一些商业化项目方,前来寻求合作。

比如有企业知道他们有这个技术,找到他们想开发一种害虫识别的系统,恰好林博士所在的单位本身也承担着病虫害防治工作,有做好粮食安全保障的职能。于是双方一拍即合,开始搭建病虫害的数据库,进行识别算法的开发。

相比跟经济价值更近的工农商业,科研领域的智能化看起来好像没那么紧迫,却有着“创新发动机”的作用:影响的不是一个人、一家企业,而可能是一个行业(比如上文提到的农业)、一个群体(比如科普教育)乃至一个国家(比如学科人才建设)。

从象牙塔到农田:一个博士的脚步

此前报道中的电力工人、水厂员工都是AI应用末端环节的一份子。

而借助林博士的脚步,我们可以看到,一种AI能力是如何诞生的又如何抵达应用末端。

第一步:从零做数据。

接收到企业提出的识别病虫害的需求之后,林博士发现,数据就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从生物学的角度,害虫也有很多种,一种害虫的发育过程中还有很多种形态,从虫卵、弱虫、幼虫、成虫的发育状态都不同,在图像分类过程中就属于不同类别,如果是外行人来做,根本做不明白也没有一个成型的数据库。

所以林博士和团队,必须从电脑桌前走到地里,去实地采集不同阶段的图像,确定病虫害不同发育阶段的形状特征,为后续模型的精准识别打下基础。

第二步:跟农业专家深入交流。

不同地区的病虫害可能并不相同,里面涉及到很多非常专业的知识点,比如北京郊区的番茄有哪些常见的病虫害?发现害虫后会对接怎样的防治措施?提供什么药物?这都要深入到大棚里,跟当地的植保专家以及长期从事一线生产的农民们进行交流,这样才能保证后期打造的AI系统,能够提供从病虫害识别到防治指导的全套工作。

第三步:模型开发与调优迭代。

林博士和同事们基本都是信息学专业,并不是深度学习算法工程师出身,而农业项目的模型迭代又很快,一批图像采集完了之后,马上就要迭代一批模型,为了精准识别不同作物,还要开发不同的模型,这样模型很多,开发和迭代工作量很大。

林博士表示,科研工作中可能很看重AI开发框架的灵活性、可扩展性、先进性等,比如为了发paper便于同行复现,大家更倾向于使用TensorFlow、PyTorch这样的海外平台,而真正在开发产业用模型时,我们更看重的是平台的易用性,以及面向应用的工业化能力是不是很简单易用,有没有已经训练好的性能不错的模型。

因为底层的技术手段、理论方法,国内外开发平台都是一样的,也都是开源的,没什么区别,但容不容易训练,容不容易部署,能不能工业性地批量生产(模型),这些问题的答案对产业智能化很重要。

目前,由林博士及团队支持的该农业病虫害应用已经在北京落地了,这也是北方地区第一款病虫害识别的App。

为什么做这个项目?林博士及团队的出发点和商业公司的想法就不太一样——一方面是企业/农户有需求;另一方面是为了帮助新农人。

“现在大量的新型农业生产者,比如年轻一代,”林博士提到,“他们没有熟练的生产经验,也不依赖上一辈传授的经验,而是更依赖从互联网获取的信息。这时候我们给他提供一个工具——AI识别,慢慢地他们也会成长为有经验的生产者。”

以往《打卡智能中国》的主角,电力工人放飞的无人机,水厂员工日常使用的智慧系统,这些AI工具背后就是无数个林博士。

学员?导师?研究员?开发者?一个AI人的身份转换

第一次见到林博士,他还是一个带着课题等待被评判的“AI新手学员”。

第二次见到他,已经是国内某AI开源社区的技术专家了。

林博士平时还会承担一些新手指导、开发经验分享等任务,把自己的数据和模型开源放到平台上,让开发者和学生用户有实践和练手的机会。

培养多一点AI人才,这种“利他”的思维,好像就刻在这位学者的脑子里,不用犹豫和思索,自然而然地就去做了。

AI人才需求量大、缺口大,已经是公认的事实,也成为人工智能产业进一步繁荣发展的限制。

AI人才的培养难,一是因为技术新,相较于理数生化等传统学科,以及计算机这样的成熟学科来说,AI本身是一门新兴技术,还在不断更新迭代,没有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二是交叉性强,AI是一门应用型技术,要求跟产业紧密结合、实践落地,仅靠学校教育是无法满足AI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求。

十四五规划中提出,人工智能行业要形成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连通企业、高校、研究院所、政府等创新主体。

在AI生态里,“产学研用”是分层的,每一层都承担着各自主要的创新任务,但分层不代表割裂,各层还要紧密联动,拧成一个创新链条。

“林博士们”就成了那个游走在各层的关键角色:

在产业中,他们是AI创新的开发者;

在高校人才培养中,他们是那个给学弟、学妹指导的前辈;

在研究中,他们是将AI技术与科学探索相结合的先行者;

在应用环节,他们会主动去贴近一线使用者,让AI工具能变得更好用。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这就是今天的AI学人,既有身处象牙塔兼济天下的理想情怀,又有身先士卒深入产业的行动能力。

有一个工业大学的老师曾告诉我,要把AI研究做到工厂里,这和林博士把AI做进农田里,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些学者拥抱AI的经历,让我深切的感受到:AI既是一个专业,也不是一个专业。AI将更多专家和学者拉进AI的世界,“产学研用”的闭环加速转动,才能持续打开AI的上限和想象空间。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多元人才的合力,才能托举起智能中国。

原文标题:打卡智能中国(五):博士都去哪儿了?

标签:

相关文章

打卡智能中国(五):博士都去哪儿了? 环球热推荐

《打卡智能中国》系列更新了几期,有读者表示,很爱看这类接地气的真实故事,也有读者反映,不是电工,就是

2023-05-23

数字木兰职业小知识今日答案5.23社会工作者的职业资格是怎么分的蚂蚁新村5.23答案|世界观焦点

蚂蚁新村5月23日的问题是:社会工作者的职业资格是怎么分的?答对即可获得3个村民作为奖励,那么接下来就让

2023-05-23

梦幻西游套装效果表三件_梦幻西游套装效果表

1、套装种类:①变身术套装 ②变身咒套装 ③法术追加套装④附加状态套装首先讲讲第一类:变化术变身术套装,是有

2023-05-23

最新快讯!高级统计师考试《高级统计实务与案例分析》备考:平均指标指数的因素分析

高级统计师考试《高级统计实务与案例分析》备考:平均指标指数的因素分析 网上课程学习请电话咨询:400-622

2023-05-23

“村”味十足,东莞茶山镇第二届乡村趣味运动会热闹活力上演 全球快看点

信息时报讯(记者陈武东通讯员徐小媛李绰芝茶山宣)挑担竞速、捉鸭竞量、摸鱼竞重……一连两天,东莞市...

2023-05-23

沃尔玛超市网上购物卡(沃尔玛网上超市购物)

沃尔玛超市网上购物卡,沃尔玛网上超市购物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沃尔玛超市是可

2023-05-23

中医妇科医生(中医妇科医生小说免费阅读)

中医妇科医生,中医妇科医生小说免费阅读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中医妇科医生小说

2023-05-22

6月底报销额度“清零”?深圳医保局回应:系误解误读

“6k医保统筹再不花6月底就要‘清零’啦。”近日,社交媒体上流传着这类医保话题。对此,5月21日,深圳...

2023-05-22

主动投案,刘义敏接受审查调查

据清廉宁波消息:镇海区卫生健康局党委书记、局长刘义敏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主动投案,目前正接受镇海区纪委

2023-05-22

奥佳华(002614.SZ):2022年度权益分派10派3元 股权登记日5月26日-世界观热点

格隆汇5月22日丨奥佳华(002614)(002614 SZ)公布,公司2022年年度权益分派方案为:以公司现有总股本623,469,

2023-05-22

重点聚焦!维信诺(002387.SZ):已与头部客户实现了4款折叠手机产品的上市

格隆汇5月22日丨维信诺于2023年5月19日15:00-16:30召开2022年度报告网上业绩说明会,问答环节中,就“怎么

2023-05-22

今日快看!首次!中国排名第一

自然指数:中国高质量自然科学研究份额首次排名第一最新发布的自然指数数据显示,中国作者在2022年对高质量

2023-05-22

抖音生活服务发布《内容营销说明书》_天天信息

电商报快讯:5月22日消息,抖音生活服务近日发布了《内容营销说明书》,对平台鼓励和不鼓励的创作形式和内

2023-05-22

张迎春来娄调研:做优做强特色产业 持续完善乡村治理

5月16日至17日,省委常委、副省长张迎春到娄底调研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及联系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情况。她

2023-05-22

环球看点!蔡少芬比张晋大几岁了 蔡少芬比张晋大几岁

今天来聊聊关于蔡少芬比张晋大几岁了,蔡少芬比张晋大几岁的文章,现在就为大家来简单介绍下蔡少芬比张晋大

2023-05-22

世界观焦点:扎波罗热核电站管理方:核电站外部供电已中断

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22日,扎波罗热核电站管理方通过社交媒体发消息说,受外来供电中断的影响,扎波罗热核

2023-05-22

新款大众CC实车曝光,造型更帅气,内饰大变样,你会喜欢吗?-天天热讯

2024款大众CC在海外公路上完成了测试,尽管它被证实是一台非最终版本的测试车辆,但我们还是可以看到大众对

2023-05-22

每日短讯:征收村屯是啥意思?征收村屯要注意什么?

​各地在不断建设发展之中,有些地方因为建设的需要可能要征收村屯,说到征收村屯大家可能会想了解其是什么

2023-05-22

【报资讯】农机化总站举办油菜机收综合测评推动高效低损收获

当前正值南方冬油菜大面积收获季节。农业农村部农机化总站近日在江西省瑞昌市开展不同种植方式条件下油菜联

2023-05-22

施耐德电气“绿色能源管理创赢计划”第三季正式启程!

在能源转型和数智升级双重驱动下,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深入场景,能源科技创新进入持续的活跃

2023-05-22

2023重庆高考专科志愿填报时间什么时候 具体填报和截止时间

2023重庆高考专科志愿填报时间预计在8月份开始填报,请重庆的考生多多留意,具体日期以官方公布为准。志愿

2023-05-22

越西:科学培育新品种 试验田里插秧忙

【来源:越西县人民政府_今日越西】小满前后,正是水稻插秧的好时节。位于越西县书古镇的垦造水田项目水稻

2023-05-22

环球今日报丨第六届中国文联知名老艺术家艺术成就展在京举办

5月19日,在第六届中国文联知名老艺术家艺术成就展上,徐晓钟(右三)、郭兰英(左三)、陶玉玲(左二)三位老艺

2023-05-22

究极缝合怪《创世理想乡》超大型版本更新6月推出!

高自由度开放世界生存动作游戏《创世理想乡(Craftopia)》的超大型版本更新“无缝地图”确定将于

2023-05-22

初夏时节 庆阳市董志塬绿意盎然 景色秀美-速读

初夏时节,庆阳市董志塬绿意盎然,景色秀美,冬小麦、油菜茁壮成长,丰收在望。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2023-05-22

A股三大指数开盘走势分化,存储芯片概念股大涨

截至5月19日,沪深两市的融资融券余额为1 62万亿元。中信建投最新策略报告指出,近期经济数据继续指向经济

2023-05-22

你在春天打卡的油菜花,已收获菜籽送去榨油了

你在春天打卡的油菜花,已收获菜籽送去榨油了

2023-05-22

2023.5.22梦境记事

注:本篇所有文字均为梦境,多段梦境均为一个晚上梦到的。一凛-阿格里亚斯老师的黄冈满分考卷PML现场,天海

2023-05-22

上海院同大连院、安工院联合开展主题教育调研交流_前沿热点

中国石化新闻网讯 为进一步深入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5月11日,中国石化上海院、大连院、安工院三家单

2023-05-22

国际樱桃大会5月22日在京开幕

原标题:国际樱桃大会5月22日在京开幕昨天(21日)上午,北京市召开第九届国际樱桃大会新闻发布会。大会将于

2023-05-22

最新发布
精彩图文
精彩推送

Copyright @  2015-2018 东方it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8   联系邮箱:562 66 29@qq.com